农历腊月初八,一个好日子。艳阳融融,照着热闹的喜宴。 湖州德清新市镇的一个村子里,乡村厨师沈美祥前一天就已“进驻”新娘家,开始和其他几位师傅一起准备第二天的20桌佳肴。 红色萝卜花、黄色玉米粒、黑润香菇丝、白色鱼圆……生菜整齐地一溜排开,颜色煞是好看。与之相应的,是几位穿着洁白工作服的乡村厨师有条不紊地忙活着。 “培训过了,用来切生菜和熟菜的砧板和刀具都要分开。”沈师傅从20多岁就开始做乡村厨师,到如今有30多年了,还遇到过不少父子两代结婚都请他做婚宴的。但到去年8月份,他才开始真正了解做乡村厨师的“道道”还真不少。 去年七八月间,在德清县疾控中心,全县不少乡村厨师进行了健康检查。德清县卫生监督所专业人员还对他们进行了卫生知识及《食品卫生法》等法律法规的培训。培训结合多媒体教学,内容简明扼要,通俗易懂。 两期下来,德清县共有134名乡村厨师参加了体检和培训,占全县乡村厨师统计人数的53%。那次体检,还检出肝炎病毒携带者3人,卫生监督所立即对他们作了调离岗位通知。而对经健康检查合格、并经食品卫生和法律知识培训合格的乡村厨师,由德清县卫生局发放乡村厨师上岗证。 乡村厨师开始持证上岗,沈师傅是其中之一。 “流水冲洗还不够,还要用消毒水给碗筷消毒;卤味和冷菜从加工到上桌不能超过2小时……”把要点都记着,这不,从那以后,他凡事更规范,“生意”也更好了。“拿了上岗证,当然就要标准化。” 沈师傅最近遇到过一户东家买的甲鱼死了2只的情况。他记得培训的时候说了,死去的高蛋白动物会有很多细菌,不能吃。他马上和东家说明了道理,东家挺理解,“宁可受点损失,千万不要吃出病来”。 “以前我们听东家的,现在东家听我们的。”沈师傅还是蛮自豪的。而怎么让农家酒宴变得越来越卫生、有营养,乡村厨师的建议也越来越有权威。这不,这天的喜宴,荤素搭配合理,还有西瓜、红毛丹等作为餐后水果。 “真是干净、漂亮啊!”这天,新娘的亲戚朋友看着师傅们拼出的冷菜盘快要上桌了,笑得合不拢嘴。 农村家庭在家中承办红白喜事等各种宴席,是普遍现象;但家庭厨房卫生设施简陋,聘请的乡村厨师卫生知识缺乏,卫生意识淡薄,就容易发生意外;再加上聚餐人数众多,食物中毒的事件在不少地方时有耳闻。 而从去年开始,《湖州市乡村厨师管理实施方案》、《德清县乡村厨师管理实施方案》等相继出台,让卫生部门从事后监管到事先防范,工作从被动变成了主动。为了宣传这些方案,德清县卫生监督所共分发张贴资料400多份,全县各村覆盖率达100%。 德清县卫生监督所的近期目标是,建立乡村厨师档案,实现信息化管理,建档率达80%以上;加强从业人员卫生、法律知识培训和健康体检,乡村厨师持证上岗率80%以上;实行聚餐申报备案制度,按规模进行分类指导。 根据规定,乡村家庭宴席就餐人数达到100人以上的,需要向卫生监督部门申报。而从这项工作开展以来,德清已有部分乡镇对申报的10多起婚宴进行了上门监督指导,涉及就餐人数1000多人。从去年培训至今,全县没有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。
|